心理医生:疫情期间,我们该如何调整心理问题?

发布时间:2020.08.31

心理医生:疫情期间,我们该如何调整心理问题?面对疫情普通人群的会有相应的心理反应,面对危及生命的危机事件时,我们都可能出现恐惧害怕、担心焦虑等心理、行为反应,这些表现都是正常人群的正常反应。

  大致把这个情绪、心理归纳了以下个方面会引起的异常:

  1.情绪:心理暗示性升高,情绪容易受各种传闻影响;紧张、担心、焦虑、害怕,担心病毒无处不在,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防护好,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感染;对传染来源、对政府、对干预措施有的人出现了抱怨、愤怒,对未来充满了迷茫、慌乱,对疾病得不到控制愤怒、无助、绝望,也可能变得情绪不稳定,容易激惹,对待家人、外人没有耐心。

  心理因素还可能导致身体方面的一些变化。

  2. 躯体:如食欲减退,恶心,对身体感觉敏感,腹部不适,腹泻,尿频,出汗,有时候肌肉紧张、疼痛、发抖,有时候双腿乏力,头痛,胸痛,手足无措,坐立不安,总感觉心慌、胸闷,警觉性增高,睡眠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多梦且多恶梦)。

  心理因素还可能导致人们一些行为方面的改变。

  3. 行为:我们大量浏览微信信息,反复查看关于疫情的信息,就出现了一些疑病症状,反复比对报道的症状是不是与自己身体出现的情况是否一致,求证是否患病;甚至回避近距离的人和人的接触,担心手是不是被污染了,过度洗手;出现逃离疫区的冲动和行为;与人相处容易冲动、发脾气,甚至还出现攻击性言语和行为;有的人还出现大量饮食或厌食、长时间打游戏,饮酒、吸烟等,甚至出现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如抢购、滥用“预防性药物”,以致产生副作用。

  4.认知:如注意力不集中,想问题容易片面,总感觉自己会是比较不幸的一员;对身体各种感觉特别关注,总觉得自己可能被感染,出现身体各种不舒服就容易认定是感染疾病了;觉得生活中充满各种各样的危险并随时可能发生,感觉生命如此脆弱、难以相信他人和相信世界的美好。

  面对疫情面前普通人群的心理反映,专家为大家提出了以下应对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生理和情绪上的不适。虽然我们没有感染肺炎,但也会有心身不良反应,这些可能表现为身体上的,也可以表现为心理上的,不良反应较轻建议大家进行自我调整,当反应严重时建议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

  2.接受自己有焦虑和恐惧的情绪。面临危险产生恐慌是人类的本能,这使得我们能够积极的防御,一定要有积极的心态,不要否认和排斥恐慌情绪。减少恐慌的有效措施就是积极的心态,比如筛选并获得确定的信息、有效的防御行动、寻找社会支持、维持正常生活等。尤其不要为了减少恐慌而瞒报疫情,这可能会导致疾病的传播及信息播报公信力的破坏。

  3.保持正确的认知,消除对疾病的病耻感。有疑似症状的人群应消除对自身对疾病的耻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只是一种疾病且可防可控。不要心存侥幸或者选择逃避,要及时上报并就医才是对自己和社会的负责。全社会也应营造出对感染者及疫区人民关心支持、不歧视、不调侃的社会氛围。要将“病”和“病人”分开,病人是与疾病战斗的最重要的资源。控制疫情的措施应酌情、恰当,切勿以控制疫情为由采取过激行为。比如对疑似者、感染者进行攻击、侮辱,这是不可取的。

  4.提高信息过滤能力。超出人们心理承受能力的信息内容往往是恐慌的源头,但在危机过后很多信息都被证实是虚假信息。真实的疫情通报一定要看国家权威部门的发布,相信政府发布信息的权威性,不要轻易相信、和发布未经核实的一些信息,做到不传谣、不信谣。还有就是给自己设置一个关注信息的频率,建议每天关注疫情信息不要超过一小时。很多时候恐惧和焦虑的原因是信息过载,不断更新的信息也在不停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如果你属于容易焦虑的人,建议适当与网络进行“隔离”,不要上手机、上网,因为对于“恐慌”你属于易感人群,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5.主动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正规渠道主动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助人助己,在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提高判断信息真伪的能力。

  6.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危机不是生活的全部,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做些能让自己感觉更好的事情,不管是看电视、看书、听音乐、室内运动、做家务、陪伴家人孩子等,将自己注意力转移到能让自己更舒适的活动上,让自己整个身心都放松下来。保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尽量维持以往的生活节奏。

  7.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当身心因疫情受到严重影响时,请记得寻求专业的心理援助,目前网络和心理热线是比较便捷又安全的方式。

首      页
心理咨询
心理培训
企业EAP
衍生服务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