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带着原生家庭的代码
近期,吴亦凡事件令无数小姑娘陷入恐男的阴影。
为什么坐拥5000万粉丝的昔日全民偶像竟然是一个以恋爱之名寻找性玩物的「恶情人」?
一个人究竟可以浪到什么地步?
这跟他的原生家庭又有何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实,他的原生家庭早已为其今日的所作所为写好了代码。
今天,我们从精神动力学的角度来聊一聊「纵欲滥情」。
原生家庭的代码
「当你从没被爱过,也不知道什么是爱,你就不知道爱在哪里,也不知道爱是什么样的。
那么,你便会在最不可能的地方寻找爱。」
这句话用在好莱坞天才影帝、一生恣心纵欲的情场浪子马龙·白兰度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马龙·白兰度一生拥有的情人数量多到令人匪夷所思。
据媒体跟踪报道,他光是登记过户籍的孩子就有15个之多,私生子更是不计其数,家暴无度,纵欲滥情,对孩子不负责任也成了他私生活的代名词。
暴力
他的父亲是位推销员,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经常对母亲拳打脚踢。在酒吧打架也是家常便饭。
其外,白兰度也活在父亲语言暴力的阴影下。父亲经常对他说:「你永远都不会有出息!」
抛弃
白兰度的母亲是名剧场演员,嗜酒如命,经常不见踪影跑去喝酒。她对白兰度也是爱答不理,毫不关心他的生活日常及饮食起居。
邻居曾说,白兰度家的花生酱必须要放在低一些的地方,为了方便小白兰度拿到,不然他很容易就会被饿死。
这样疏离而又冷漠的家庭环境,令人深感揪心而无奈。成名后的白兰度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童年放学后经常需要跑一个又一个街区酒吧去寻找喝得酩酊大醉的母亲,把她带回家。
滥情
白兰度的父亲婚后热衷嫖娼,对家庭不闻不问。
母亲对破败不堪的婚姻失望至极,经常去酒吧和陌生人借酒消苦买醉。
自小受到家人漠视,从未体尝过亲情滋味的小白兰度就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中孤僻叛逆地长大。
原生家庭对白兰度输入的悲剧代码,在他的个人生活中生效。
马龙·白兰度去世后,他70岁的前妻安娜·卡什菲曾炮轰他说:「我怀孕时他每天带各种男男女女来家里鬼混,还会当着儿子的面打我。」
当儿子克里斯蒂安·白兰度因杀人坐牢时,他不断阻止无抚养权的前妻去看望儿子,也不愿帮助儿子进入演艺圈。
在白兰度得知前妻怀孕时,他还要她去堕胎,然后继续背着妻子鬼混,与各种男女滥交。
在白兰度的数次婚姻中,他的伴侣几乎全部 「红杏出墙」。酒精也成了这些女人的归宿。
在被他征服的无数女人中,有6个先后自杀。
在他一大堆的子女中,有的锒铛入狱,有的自杀,或者流离颠疐,纠缠不清。
在好莱坞,人们对马龙·白兰度的评价也是 「他好像永远都处在不满足的愤怒中,无法自拔。」
看到这里,有没有产生一些连接?
马龙·白兰度的故事可以从弗洛依德的「强迫性重复」( Repetition Compulsion)说起,这是心理学上常见的一个现象:意指我们会不知不觉的,在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当中,不断重复我们早年环境中所经历的关系模式。
什么叫做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的生存策略,一种舒适圈。
比如,马龙·白兰度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抛弃的环境里,这种不良的环境变成了他的舒适圈,让他在此后的亲密关系中无意识地制造同样的环境来缓解焦虑,维持熟悉感和控制感,这便是他的生存策略。
如果缺乏及时的自我觉察,建立强大的自我,这些不良策略很容易伴随我们一生,极难改变。
追溯到白兰度破败不堪的原生家庭环境,他被关爱的基本需求从未被父母满足,长期下来便对父母积累许多怨恨和愤怒。
但同时,他也无意识地形成了对父母(攻击者)态度的认同,形成了他的生存策略,导致他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重复着原生家庭的相处模式。
这样的人潜意识里可能会形成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固化思维模式:
「没有人会一直相爱,陪伴,我就是这样长大的,我学会的就是这些。」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很容易形成不健全的亲密关系,也会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拥有好好爱一个人的能力。
在婚姻中,这样的人会无视很多客观事实,不考虑 TA 的生存策略在当下的适应性,开始无意识地重复他早年经历的不稳定父母环境下的行为模式,以便达成对已经形成的生存策略的依赖并获取安全感。
就像白兰度之后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重复着他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并且认同他父母。
一方面,他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子女,漠不关心,对家庭不负责任;
另一方面,他像父亲一样,喜怒无常,殴打妻子,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
最后,他不可避免地变成了父母的结合体,也是自己曾经最厌恶的样子。
其实,白兰度是冲突,痛苦的。
他渴望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可是现实教会他的只有这些。
所以,出轨,滥情并不一定在于伴侣或自己的魅力不够,或爱的不够深,它更像一种被潜意识控制的无辜,被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