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哪些日常小事判断自己得了抑郁症

发布时间:2020.05.08

Q1:服用抗抑郁药物后有哪些常见的副作用?

服用药物后的一些躯体化反应,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头晕、失眠、嗜睡、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变差、药效不明显、控制不住发脾气等种种表现。如果产生了以上不适感需要及时和主治医生沟通。

Q2:抗抑郁药物可以自行服用吗?

需要谨慎用药,尤其是年龄小于25岁的患者。

首先我们要明白药物干预的重要性,在遇到遗传史问题,应激性过激问题、持续负性问题导致的情绪难以控制、发生极端行为、严重睡眠障碍等极度严重躯体或心理问题时,药物干预是最快速、有效的。

但精神类药品容易产生抗药性、成瘾性以及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我们每个人对不同药品的药物排异性。所以我们需要选择利大于弊的方式进行用药。最重要的就是要精准确诊;药品匹配性;药量合理性;有无副作用;副作用的表现;改善情况如何这几方面。

Q3:服药之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第一,是否有明显的改善。无论是抑郁情绪还是焦虑情绪,或一些躯体化的反应,服用药物之后是否有明确改善,是去衡量药物匹配性的标准。

第二,是否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比如说恶心、头晕、失眠、嗜睡、甚至出现幻觉,这些都是服用药物后对脑神经影响的一系列表现。当出现副作用的时候,一定要再次去找精神科的医生进行用药调整。从大多数来访者案例上看,70%以上的副作用可能都与药物匹配性以及用量相关。

Q4:不吃药只做心理咨询能康复吗?

不建议只通过服用药物的单一方式来治疗。药物在减轻相关症状上是非常显著的,但是从来访者好转案例上看,药物起到的是对神经系统功能上良性干预的作用。

比如说我们多巴胺不同区域受体的反馈性,通过药物的作用影响其变化,从而调整情绪。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不能忽略心理干预的作用。药物治疗需要和心理干预配合进行,才能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



Q1:我究竟是抑郁症还是抑郁状态?

抑郁情绪每个人都有,但是什么情况属于正常?开心和抑郁的情绪之间是波动的,波形的上下波动是比较平衡的,抑郁情绪严重,指的就是抑郁的情绪在波形下面呈现的时间比较久,可能偶尔开心一下,然后是持续一段长时间的抑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容易成为抑郁状态。


如果这个抑郁状态持续半年以上,就要进行抑郁症确诊的精准评估了。再加上量表的诊断和问诊,基本上就可以确定我们的症状是哪个类型,以及到什么程度。这里面更重要的确诊环节是精神科医生的多年经验。

Q2:如何通过日常小事判断家人 / 朋友是否得了抑郁症?

有些来访者会把自己说的很严重,甚至会拿确诊报告来告诉我:“量表测的我已经重度抑郁症了”。在日常小事中是可以通过一些经验和交流判断家人/朋友是否得了抑郁症的。

第一,语气,说话声音的洪亮程度,还包括眼神、近期活动轨迹、咨询意愿,每次问诊之后的反应。另外持续消极情绪,兴趣丧失,自残行为,自杀想法,悲观,极度失望等负面情绪的表现是否明显。

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感觉到对方没有这么严重,只是抑郁情绪,我们其实是帮Ta摘掉了一个不该戴的帽子。


第二,单纯只有抑郁表现的来访者并不多,往往会伴随一些其他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一段时间以来,Ta所经历的正面事件或者负面事件,以及思维模式是不是容易走到负面范畴里。

抑郁症如同有个伤口,通过药物把伤口治愈了,但是快好的时候,这个伤口又被割了一刀,那药物治疗就进入了一个反复过程。所以在配合治疗抑郁情绪或者抑郁状态、抑郁表现的时候,每天所经历的事件非常重要,包括自我觉察以及所处环境。

还有一点是误诊率,如果只用了五分钟就确诊的话,那么建议多找几个权威的精神科医生。

Q3:怎么判断自己的病症是否有了好转?

每个人的成长史、经历都不一样。有效的改善方案往往是化繁为简,我们需要关注以下三点:

第一,近期压力情况;

第二,情绪评估;

第三,睡眠状态。

如果这三点,我们自己列出一个预期线,往上是正线,往下是负线,如果三点都在往正性方向去发展,那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症状越来越轻,如果都是负性发展,那就需要及时作出调整。


Q1:什么样的症状属于睡眠障碍?

目前每天安定类的药剂,市场上销量是按亿计算。睡眠障碍已经是大家都共同面临的大问题。睡眠障碍是对躯体性问题、心理性问题、精神类问题第一个有效的检查和考验。

通过睡眠我们可以简单判断自身情况了,如果没有睡眠障碍,好转的速度就会很快。

难以入眠和多次起夜都属于睡眠障碍,还有一部分人半夜突然清醒,醒来之后头脑非常清晰,这种也是睡眠障碍。凡是无法让我们正常休息以及干扰到正常休息的行为表现出现,都属于睡眠障碍范畴。

Q2:睡眠对康复的帮助和作用是什么?

压力、情绪和负面事件一定会对睡眠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我们进入深度睡眠的时候,大脑内血液为脑脊液让路,通过脑脊液对大脑进行负面垃圾的清除。

睡眠质量也直接影响到情绪自控力,所以睡眠健康可以帮助病情好转,这是绝对科学的一个论证。往往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也会第一时间调整来访者的睡眠。

Q3:我为什么会总做噩梦?

噩梦往往是恐惧心境、恐惧心理的表现,它和暴力经历、惊恐经历相关。其中也包含了我们观看到的、感受到的极端负性经历。

经过沉淀就会导致今后的某个时间段,当我们遇上焦虑或者抑郁表现的时候,容易引发出来形成噩梦。


Q1:总是多疑妄想 / 人际关系恶劣怎么办?

有多疑和妄想表现的人,一般在成长史上被孤立过的现象会比较多,基本80%以上都是有过被孤立的行为,才会导致后期的多疑。


多疑再往后发展,就会容易妄想,别人看Ta的眼神、两个人的窃窃私语,Ta都会往自己身上套。所以这是一个在孤立过程之后没有被调整并进行心理辅导或干预的表现。

人际关系方面,比如说在学校里,无法和同学相处,在职场里无法融入企业环境中。莫名烦躁了,这是和最近遇到的一些负面事件、让我们无法化解的事件有关,最终形成心结。

在人际关系相处过程中,肯定会有不如意或者压抑的情况出现,最后导致自身精力不足,陷入恶性循环。


处理这些问题应该对成长史进行全面了解,对认知行为进行评估,对认知偏差进行干预,提升认知程度。通过人际关系负面事件挖掘其思维定式,再进行相应心理干预。

首      页
心理咨询
心理培训
企业EAP
衍生服务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 地图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