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想睡觉,下班愁工作”|我们要如何调节心理动机?

发布时间:2019.11.19

为什么同样是做数学题,有的人昏昏欲睡,有的人兴致勃勃?为什么同样是逛商场,有的人觉得度秒如年,有的人能从白天逛到黑夜?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叫“动机”的“小妖精”,它时时刻刻激发和维持着我们的活动,并促使我们完成某个目标,可以说,动机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


动机被分成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两种,这两种动机指导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Zoe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目前正准备二战考研。但是,他发现自己的学习进度陷入了僵局:早上起不来、半夜睡不着;题目刷不动,微博倒是天天刷。面对停滞不动的复习进度,他选择求助“动机”,看看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怎么成为他学习的动力。


动机被分成内部与外部两种。“打篮球”能作为一个很好的例子,来阐述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区别:


Zoe喜欢打篮球,是因为打篮球的过程本身可以带来快乐,此时他的动力就是内部动机;Zoe的邻居也经常打篮球,但是他打篮球是因为打篮球可以强身健体、吸引女生注意,而不是真正的喜欢篮球,此时他的动力就是外部动机。


如果Zoe一段时间不打篮球,他就会怀念篮球场上的日子;而Zoe的邻居可以轻松地转向乒乓球、健身房等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都可以起到运动和吸引异性的作用。


内部动机,是由人自身内部产生的,指的是人们自发的对活动的一种认知。内部动机是因个体对所从事的活动本身有兴趣或厌恶而引起的趋近或回避而产生的动机。


内部动机直接与活动有关,从事这种活动本身就是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因性激素而产生的怦然心动、“先赚一个亿”的小目标、督促我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理想……这些东西都是内部动机的组成部分。


外部动机是由外部诱因导致的,动机的满足不在活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想拿奖学金,我们就会好好学习;想获得美女青睐,我们就会提升自己。我们奋力工作并不是因为工作快乐,而是因为工作会带给我们其他的东西,例如高收入、奖金、假期等等。


有时候,外部的激励会削弱个体的内部动机, 称为“削弱效应”。很多研究表明,外部奖励会对个体随后的兴趣产生削弱作用,会减少人们对任务的内部兴趣,进而减少创造性。


Zoe的父母工作繁忙,于是非常喜欢用“考好了给你xx奖励”来鼓励孩子。从玩具船、自行车到现金奖励,Zoe的父母用这种方式增加孩子的外部动机。但是,如果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下,就会认为学习是为了金钱/物质奖励,降低自主性,从而降低对学习的兴趣。


更多心理实验表明,付钱、绩效罚款等行为会增强人们对于“获得奖励”的关注,从而不再探索更多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会导致人们失去内部动机和创造性。


但是,外部动机并不总是会削弱内部动机,两种动机也能“携手共进”,一起推动我们走上绩效巅峰。


一方面,积极的反馈和口头表扬可以增强内部动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员工在被老板表扬之后会“打了鸡血”。即使这种表扬并不能带来实际的物质鼓励,也会激发内部动机,增加绩效。


另一方面,人类的动机来自于“控制感”。当我们感觉到自己被外部动机控制,就会降低自主感,从而削弱内部动机。当我们获得的外部激励能令我们产生“胜任感”,就不会削弱内部动机。


在学习生活中,Zoe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利用外部动机作为内部动机的有益补充。学习是比较强制性、比较不易于获得快乐的一件事,因此不能只靠内部动机“为爱发电”,也要靠外部动机来加以引导。


学习要“内外结合”,通过谈话或自我鼓励、物质激励等等,激发学习的动力,并最终导向“以获得知识为快乐”的终极内部动机。

首      页
心理咨询
心理培训
企业EAP
衍生服务
联系我们
一键拨号 地图导航